年輕的時候來不及當背包客
流著流浪血液的雙子媽媽~~~即使帶個小拖油瓶,也堅持要到世界各地走跳
帶孩子用雙腳踏遍世界,用眼睛看世界、用心體會世界的差異
比在教室裡塞進腦袋的東西還有意義!!~~
媽媽愛玩~~更相信學齡前的孩子最重要的事是玩~~~
不只是躲在小空間裡用各式各樣教具的玩~~而是真實的與世界產生連結
饅頭哥現在五歲十個月 快滿六歲了…第一次坐飛機是七個月大去澎湖
第一次出國一歲三個月去日本,想起第一次帶他去日本的時候,也做了許多功課,非常的忐忑不安。
後來找到訣竅,打包行李跟安排行程都得心應手多了。
現在因為年紀也大了,好處是可以講道理,缺點是一旦睡著就不是嬰兒車可以解決的了!!
經常聽到身邊的朋友說,小孩這麼小帶他出國也太浪費錢了吧!!根本就不會記得
每次聽到心裡都默默的哀嚎~~come on!! 孩子的國際觀跟共同的回憶不是任何事情可以比擬的!!
不過,說到帶小孩出國~~~經費一定是主要考量之一!!
既然開始動工寫部落格,第一個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把帶寶貝出遠門的心得寫下來,跟各位媽媽分享
饅頭哥五年十個月的人生裡,目前共出國八次,集中在亞洲
而阿木我人生現在最大的夢想就是在他上小學前的暑假,一家三口去歐美自助個兩個月~~~密集規劃中。
以下是饅頭哥曾經走跳過的行程:
2010/01 1y3m 京阪神七日
2011/09 2y11m 帛琉五日(跟舅舅、舅媽的蜜月團)
2012/03 3y5m 曼谷五日
2013/01 4y3m 東京箱根七日 (加入涵妹)
2013/07 4y9m 峇里島五日
2014/01 5y3m 北海道五日 (跟團)
2014/02 5y4m 京阪神三日 (加入涵妹)
2014/07 5y9m 首爾五日(爸爸沒去 只有媽媽跟阿姨)
綜合媽咪們對於帶著寶貝去旅行最常被問到的問題如下:
1.行程要怎麼規劃?跟團好還是自助好?
2.有什麼是一定要帶的嗎?
3.孩子會記得嗎?
4.要怎麼節省經費?
5.哪些地方適合帶孩子去呢?
----------------------------------------------------
1.行程要怎麼規劃?跟團好還是自助好?
兩種方式我們都嘗試過,第一次去日本是自助,說真的,我永遠都記得饅頭哥人生第一次吃到霜淇淋是在零下飄雪的哲學之道
因為人都來了,怎麼可以不吃抹茶冰呢
嚐了一口之後為之驚豔 搶著要吃的可愛模樣
四年後再訪,我們可特地再買一次拍照呢!!
自由的決定行程,並且依照孩子的狀況更動,這就是自助行的好處!!
通常自助行會留下比較深刻的記憶,不過說真的~~~自助行媽媽會比較辛苦~~
(下圖是第一次吃冰的可愛模樣~~)
媽媽會比較辛苦 因為小小孩出門很多時候都是要黏著媽媽的
像這樣願意在推車上睡覺簡直就是上帝的恩典啊!!~~~
這是2y11m 帛琉的照片 還是個幼兒臉~~~第二次出國就是跟團了
人生第一次坐快艇 五天的行程都不肯放媽媽下水,但對於第一次海釣的情形到現在都還會提到
所以別以為孩子不會記得,深刻的回憶是會進入潛意識的!!
帶小小孩跟團 最怕就是遇到寶貝想睡覺的時候,集體活動正要進行
兩歲的小鬼不管誰要拍照都要黏著 不像現在 要拍照還得趁他不注意
晚會,但哥已經睡眼惺忪
說真的,跟團媽媽比較輕鬆,但是對於旅程的深刻度會低一點
如果一定要區分的話,應該說交通方便像日本韓國就適合自助
而不方便的地方,像曼谷就適合跟團
雖然曼谷地鐵也很方便,但是市區都是瞎拼景點。
適合小朋友走的點都交通不便…
所以這八次出國,唯一只有曼谷大約第三天我們就想回家了…
五天的行程裡面通常都會至少兩天是走小孩的行程,避免他大暴走
三天裡面也會穿插小朋友可以奔跑的景點,消耗他的體力!!!
夜深 ,未完的明天待續
--------
繼續努力!!!
通常行程的規劃有幾個重點:
1。考量到小孩的耐性,下飛機的第一天孩子又餓又累,從機場到check in之間會先讓孩子補充點補給品
如果還在喝奶 當然是讓他先喝點
如果已經戒奶 爸爸在找路的時候
機場或是車站的便利商店可以先買瓶牛奶跟小點心
一方面讓孩子適應自己已經抵達另一個國家,另一方面提高他對未知旅程的期待
根據阿木的經驗,下飛機買的第一個小零嘴,饅頭哥通常選牛奶+起士條
而且未來幾天只要他說想吃起士條,八成就是餓了。
這不知道算不算是天秤男的執著呢?
肚子填飽了 脾氣也比較穩定 一下飛機有好開始是很重要的!!!
小孩吃飽了 爸爸也查好方向 就可以開始探險 準備出發囉!!
2.非必要絕對不要換飯店!!!!!!
帶著小孩、行李箱、推車還天天換飯店,這絕對是世界上最自討苦吃的行為!!!
通常五天四夜的行程,如果都是換車就可以解決的
挑飯店的時候,我會挑交通位置好一點,換車方便的。然後都住同一個地方
例如:京阪神就住梅田站或心齋橋站,去京都或神戶都方便
首爾五天都住東大門歷史文化站
東京七天因為加入箱根,所以前四天住新大久保站,中間兩天去箱根的時候用不到的大件行李寄放飯店
只帶隨身行李,感覺像是要去烏來洗溫泉一樣輕便
從箱根回來之後仍然住同一間飯店
只有峇里島,因為大眾交通工具不發達又飯店是景點的一部分,所以才五天安排了三個飯店
3.如果是五天的行程,第一天會排靠近飯店的點
第二天是小朋友的
第三天是大人的
第四天早上是大人 下午是小朋友
第五天買紀念品
4.為孩子創造記憶點:
通常會在落地跟饅頭哥說好,如果乖乖吃飯,勇敢自已走,最後一天會讓他選一個紀念品
利益交換很不好~~~對~~我知道~~但是到了異國 這真的是很管用!!!
而且 孩子的記憶點會很明確,會記得“這是我在東京買的 在東京的時候……“
這兩隻老虎是峇里島買的,北海道的是北極熊。
基本上都是小紀念品~~不會是一整組的湯瑪士這種佔行李空間攜帶不便又不能帶著走的東西。
另一個記憶點是明信片~~~
這是我們家客廳的一角,貼上世界地圖跟台灣的壁貼~~台灣在我們心中就是如此巨大~~沒錯!!!!
不管去哪裡玩,出發前會先跟饅頭指出要去的地方位在世界的哪裡離台灣有多遠。
到了當地會選一張明信片,寫上饅頭當時的年紀,旅行中全家人第一次一起做的事情
然後寄回家給自己~~
通常旅途結束過幾天收到明信片的時候,孩子的快樂就會從旅程延續!!!
阿木心機很重,明信片都用英文寫,所以長大後想找回憶要先學好英文再說!!!
像這樣在郵筒寄明信片的照片,除非是委託飯店寄的~~~不然寄出前都會拍一張!!!
刻意創造的記憶點,就是爸媽跟孩子的回憶。之前有前輩說過:你帶孩子去的地方,他長大都可以再去一次
重要的是你的人生老了回憶你跟你的孩子相處的點滴,而不是他記不記得!!!
不過,幸運的是,因為這些記憶點,每次給饅頭看照片~~~他幾乎都記得幾件旅程的事情!!!
--------------------------------這是分隔線----------------------
有什麼是一定要帶的嗎?
我不是專業的背包客,收納技巧也是興之所至,一蹋糊塗~~
但是綜合幾次手忙腳亂的經驗下來
倒也歸納出跟小小孩出門必帶的行囊
1。睡覺會用到的東西一定要帶:不管是小被子、娃娃、肚圍、奶嘴各種千奇百怪的招~~~
晚上睡覺或媽媽逛街做spa的時候,孩子能睡好,是旅程最幸福的事
2. 吃習慣的隨身藥品這是當然的~~喜療妥、面速力達母是基本的。阿木會連益生菌也帶著,饅頭是個嚴重過敏的阿哥~~怕他突然發作我會叫天天不應
所以過敏吃的隨身藥品跟退燒藥會備著,還有會準備些睡前可以吃的小點心,預防到了外地晚上突然餓了沒地方覓食。
曾經最誇張的是一月去東京,兩個小的都過敏中 連吸鼻涕機都扛去了!!
另外,會讓他自己打包幾隻愛玩的小公仔帶著,飛機上或等待出關的時候玩~~~~
3.一定要帶一台好用的推車~~~
但是阿木我懶人個性始然,通常買東西可以用就好(跟下個主題經費有關)
也沒辦法建議推車品牌~~~只能說傘車還是最好用的
而且我帶出國的是像這樣傳統沒有品牌的傘車 還不是什麼英國美國的唷!!
耐操好擋拼第一~~~~~MIT的啦!!!
傘車攜帶方便,遇到上下樓梯時 爸爸不會搬到欲哭無淚~~
而且小孩不肯坐的時候,還可以借放包包~~超方便
至於一些號稱輕巧但看起來像太空艙的推車,因為跟我們省經費去旅行的精神悖離~~阿木沒買過,所以不予置評啦~~~
到了約莫四歲半,推車漸漸坐不下了 (會有半截小腿露在車外)
阿木發明了這招~~買個硬鷇的大行李箱~~讓饅頭哥小憩~~~
這次去首爾,沒有壯漢老爸~~哥想睡了,就用這樣行進的唷!!~
前提是行李箱的鷇要夠硬不然散了就糗大了~~
雖然不用買到蕊摸瓦~基本還是要挑一下啦!!~
5.準備一個好推的登機箱,讓小朋友幫忙推,培養責任感之外也可以拑制行動
才不會發生媽媽在check in小孩不見的悲劇
饅頭愛藍色,所以幫他備了一個小藍~~
旅程從頭到尾他都會緊守著小藍,第一次跟小藍出門的時候,託運行李他選在櫃台大哭:我的小藍被吃掉了~~~
超可愛!!!
後來就能很瀟灑的跟小藍說掰掰了
旅費的拿捏看來要寫另一篇了~~實在太長
第一次寫這麼長的文章~~請大家多多指教囉!!